检察日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
一、前言
01 基本情况
《检察日报》创办于1991年7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报、检察新闻宣传主阵地。旗下刊物《人民检察》《方圆》杂志各具特色。
创刊号版面图
《人民检察》杂志封面
《方圆》杂志封面
2006年4月,检察日报社承办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2000年1月成立的正义网,是国内第一家获得登载新闻业务资格的法治类网络媒体。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截图
“正义网”网站截图
检察日报社管理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2022年策划开发影视剧项目109部。
近年来,检察日报社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代运维最高检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运营检察日报正义网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检察日报客户端,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形成集报、刊、网、微、端、屏、影视各类传播平台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02 社会责任理念
检察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守牢检察意识形态阵地,弘扬法治主旋律、传播检察正能量,以高质量的检察新闻宣传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法治建设、服务检察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
03 获奖情况
2022年,检察题材电视剧《巡回检察组》荣获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提名奖;原创人民检察概念曲《我的答案》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类“优秀作品奖”;1件作品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3件作品分获2021年度全国政法优秀新闻作品一、二、三等奖。
歌曲《我的答案》获奖海报(点击图片查看)
二、政治责任
01 政治方向
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及时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法治建设、服务检察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组织宣传报道,引导广大检察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报道,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检察官访谈”“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等专栏,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等系列深度报道,刊发稿件350余篇,最高检“两微一端”、高检网、正义网刊发相关报道3832篇,全网阅读量8.73亿次。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突出做好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宣传报道。推出“喜迎二十大”“二十大时光”“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数据变化看检察”等7个专栏,发表文章102篇;出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非凡十年”二十大特刊共20个专版,深层次全方位展现党绝对领导下的检察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开设“依法能动履职喜迎二十大”“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等18个合集、专栏,发布稿件2267篇,精品视频43个,全网阅读量2.36亿次。
二十大特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非凡十年”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喜迎二十大”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数据变化看检察”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全国两会期间,连续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理念新作为”“把以人民为中心做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化新时代检察改革”三组两会铺垫系列报道25篇。出版6期两会特别报道,采访代表委员445人,采写稿件449篇,微博平台两会相关话题阅读总量突破28亿;正义网日均浏览量500万,同比增长66%;最高检官网页面浏览量81.4万次,同比增长30%,向社会展示了务实进取、为民司法的检察形象。
02 舆论引导
坚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在重大法治新闻、重大政法新闻、重大典型案件、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及时、专业、权威、有效发声,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围绕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最高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检察新闻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检察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检察声音,自觉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引领社会法治风尚。报纸一版“社评”栏目,坚持每周刊发一期社论,深入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新理念,引领广大检察人员凝心铸魂、永葆初心、担当作为。
2022年,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冬奥会、冬残奥会、“双百政法英模”等重大宣传保障任务。
“双百政法英模”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03 舆论监督
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刊发深度报道、法治时评,分析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针对热点法治事件理性发声,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如报道《流浪汉为果腹窃取饭盒,该不该动刑罚?》实现了司法实践和社会关注的紧密结合,被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广泛转载;《明镜周刊》的报道《妻子、密友为他“漂白”受贿款》,引发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关注和跟踪报道。
04 对外传播
《人民检察》杂志定期向有关国家司法部门邮递。《方圆》杂志入选“2022年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海外榜单第49名,这是《方圆》连续第8年入选。
三、阵地建设责任
01 融媒体矩阵
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2020年9月2日成立融媒体中心,实现全媒体传播。2022年4月,优化改组融媒体中心,设立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强化新媒体内容、平台管理,整合优质人力、资源,向互联网、移动端倾斜,融合报、刊、网、微、端、屏、影视多平台完善传播矩阵。出台制度规范,创新考核奖惩方式,加大爆款奖励力度,探索设立新媒体工作室,优化向新媒体倾斜的制度体系。
02 融媒体报道
以优质精品内容实现融媒传播“破层出圈”,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2年检察日报社运营的网络新媒体共产生微信“10万+”作品68个,阅读量破亿话题15个,10个作品被网信办全网推送,运营的13个新媒体账号获得中央政法委第四届“四个一百”表彰。首部普法纪实系列动画短片《“重返”案发现场·人民的检察官》将“纪实+普法+二次元+剧情”元素融于一体,话题总量达21.8亿;首次策划拍摄的普法系列短剧《反诈精英》播放量破2亿。
《“重返”案发现场·人民的检察官》海报(点击图片查看)
《反诈精英》海报(点击图片查看)
03 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以打造服务检察新闻生产和融媒体矩阵传播的“中央厨房”、服务检察机关舆论阵地管理和办案履职的“舆情中心”、服务检察机关舆论引导和融媒体矩阵管理的“协同中心”为目标的检察融媒体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在有序建设中。
四、服务责任
01 信息服务
围绕检察工作主责主业,及时准确刊发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检察工作的权威信息,报道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所属各平台发挥法律服务属性,做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发布、解读。做好最高检权威发布,发布大要案365条,发布典型案例57批次、指导性案例9批次,对15场最高检新闻发布会内容进行整合发布。
“最高检权威发布”网站截图
02 社会服务
通过新闻报道开展普法活动。新媒体策划播出13期“检察官公开课”,涉及养老诈骗、冬奥会、帮信罪等热点话题,直播总观看量约1749.4万。各平台开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栏目,及时报道检察机关办案情况,进行反诈宣传。
《检察官公开课》海报(点击图片查看)
报纸“法治新闻”版聚焦社会热点,《明镜周刊》重在案例宣传,《政和周刊》《民生周刊》关注依法行政、民生话题,《公益周刊》宣传公益诉讼,《未来周刊》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己任,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正义网举办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合规与社会治理研讨会、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专题研讨会、新时代数字检察沙龙,为全国检察机关制作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智慧检务等形象展示专题。
“企业合规与社会治理研讨会”网站截图(点击图片查看)
“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专题研讨会”网站截图(点击图片查看)
“新时代数字检察沙龙”网站截图(点击图片查看)
03 公益活动
积极组织刊发公益广告,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公益捐赠和公益活动。协助最高检定点帮扶县拓展产品渠道,与当地民族手工艺品合作上线文创产品,助力振兴乡村。组织“幸福工程——救助困境母亲行动”捐款活动,配合最高检机关组织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公益活动。
五、人文关怀责任
积极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群众呼声,深入报道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履职办案维护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努力。
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度挖掘,体现法律监督效果。各周刊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出了一批爆款作品。如《3.5亿元活动经费打了水漂》《隐姓埋名,靠卖房款过日子》分别登上微博热搜第3位和第6位。
报纸文章截图
围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推动落实强制报告等重点工作部署,推出《关乎群众利益,哪有什么小案?》《严把住宿登记报告关,照亮那些“隐秘角落”》《从强制亲职教育到依法带娃》等封面报道,报道有态度有温度,收到良好普法效果。
新媒体《正义酷》栏目组加强以案普法,推出了一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作品。作品《在拥挤的地铁上,他再一次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手……》揭示嫌疑人“盗窃成瘾”的犯罪心理,展现检察机关既打击犯罪、又“治病救人”的办案理念,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转发,阅读量均达10万+。
“正义酷”微博截图
《方圆》杂志关注女性独居安全问题,策划推出封面系列报道《女生独居安全指南》,其中《男子先后21次潜入邻居女孩房间,偷装了4个摄像头……》一文在方圆全平台阅读量达967万+。
《方圆》杂志封面
六、文化责任
牢固树立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理念,深入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以“忠诚、为民、担当、公正、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检察职业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引领社会法治意识提升,不断筑牢新时代检察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基石。
01 做好英模宣传,展现新时代检察官风采
开设“二十大代表风采”“双百政法英模”“检察榜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专栏,共报道白静、施净岚、苏凤琴、凡俊等48位检察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检察官风采。
“检察英模人物”专栏(点击图片查看)
02 推广检察文化,打造文化专版“绿海”
每周六、日推出“绿海”专版,聚焦历史文化,反映检察实践,涵养文化源头水,讲述检察好故事,弘扬法治正能量,努力打造检察人员的精神家园,以文化自信增强检察自信。
03 举办特色活动,提升检察文化影响力
主办“弘扬法治文化 砥砺检察初心”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理论征文活动。组织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选树活动。《公益周刊》特别推出“聚焦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讲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和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背后的检察故事。
七、安全责任
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修订完善采编制度规范,涵盖安全刊播、日常报道、应急报道等各环节。引进第三方校正辅助工具,确保信息发布、更新、采编、审核安全规范。2022年未发生刊播事故。
八、道德责任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采编行为规范,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有偿新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尊重原创保护版权;认真执行采编人员外出采访廉政回访制度,将廉政回访范围扩大到“公务出差回访”,实现提醒监督全覆盖。
九、保障权益责任
01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完善采编人员管理、培训考核、薪酬保险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薪酬福利。
02 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管理记者证申报、核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新闻出版部门培训。2022年共完成记者证申领14人,记者证年检71人,记者证注销6人。
03 加强员工培训
统筹用好网上网下培训资源,不间断抓好学习教育和岗位培训。筛选中检网院优质课程,组织参加最高检、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记协、首都记协等相关培训,拓展了培训课程广度、深度。
04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首席记者”“领衔记者”选聘等机制,推出“揭榜挂帅”重大报道项目机制,发挥新媒体策划工作室品牌孵化、引领作用,着力培养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大记者”“大手笔”。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经营活动,杜绝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经营活动、广告业务活动规范合法,没有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十一、后记
2022年,检察日报社没有受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
针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宣传方式创新、检察文化传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检察日报社将持续改进工作、完善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检察日报社将在最高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举旗铸魂、精进日新,内强组织力、外塑影响力,以建设一流新型现代化的法治媒体为目标,抓实政治建社、人才兴社、科技强社、从严治社,深入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引领塑造主流检察舆论新格局,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宣传服务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廉政法治研究编委会 电话/传真:010-68664096
投稿邮箱:lianzhengfazhi@lzfzyj.com
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法治研究院
京公安网备110108008263号 京ICP备2022010901号-1
技术支持:北京廉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廉政法治研究编委会
投稿邮箱:lianzhengfazhi@lzfzyj.com
电话/传真:010-68664096
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法治研究院
京公安网备110108008263号 京ICP备2022010901号-1
技术支持:北京廉智科技有限公司